近期消息得知,于8月24日,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首批18家首发企业上市交易。伴随着18家公司上市,创业板的时代将要拉开帷幕。
首先,为注册制全面推广积累经验。现如今,注册制刚刚上市依旧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需要一段时间的试运行,去完善更多的制度,尽可能保证公平公正,避免非法操控,使所有投资者依法依规参与交易,并尽量避减少投资风险,确保交易连续性和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在试运行期间努力积累经验,提高发行人信息披露的真实度与透明度,真正把选择权交给市场。
其次,推动我国市场全面改革。为了推动这次市场改革,在去年优先试运行科创板,如今,又在此之上运行了创业板注册制,通过增量带动存量,对市场制度,交易制度,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此更好带动了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的完善,同时能够支持粤港澳大湾区,以及服务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更好服务于实体经济,促进其更好的发展。
最后,为市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由18家首批创业板注册制企业上市情况来看,市场化发行定价机制有效发挥了作用 。上市仪式现场首批18家首发上市企业维康药业、康泰医学、锋尚文化、美畅股份、南大环境、大宏立、安克创新、海晨股份、捷强装备、圣元环保、蓝盾光电、卡倍亿、杰美特、欧陆通、回盛生物、天阳科技、蒙泰高新和金春股份同时敲下铜锣。直至当日收盘,这18家企业新股全线大涨,带动创业板指数上涨1.98%,并且发行市盈率处于19.1-59.7倍之间,达到了平均值39.3倍,有市场改革带来的成果可谓效果显著。
8月24日,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后首批18家企业集中上市,18家企业合计募资200.6亿元。其中,14家企业实际募资额超过预期,足见创业板股票的受欢迎程度。
首批18家上市企业中,有13家是制造企业,剩余的5家企业分别属于仓储业、纺织业、软件信息和技术服务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以及文化艺术业务。从挂牌企业所属地域看,首批18家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浙江、江苏、安徽、河北等13个省市。
扩展资料
改革后的创业板定位更加明确:
设立于2009年的创业板,经过10多年发展,其市场规模逐步扩大,许多创新型企业借助创业板快速发展壮大。改革后的创业板定位更加明确:主要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
截至8月20日,创业板注册制下IPO申报企业已达365家,从证监会行业分类来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公司数量较多,分别有43家、35家、27家和27家。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创业板注册制首批 18家企业今上市
我来帮TA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