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物价不断上涨,CPI已经成为普通老百姓嘴里经常蹦出来的新词。因为,CPI并不是一个冷冰冰的数据,它来自于老百姓日常生活,同样也会影响我们的生活。cpi上涨的影响有哪些?
比如说老百姓可以根据我们前期CPI的上涨情况,预计到下一期CPI上涨情况。如果感觉到某种商品要上涨时,那么可能会影响到他的消费方式,有可能他会采取大规模的采购,然后以避免价格的继续上涨。同时CPI作为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对我们个人的投资也具有一定的影响,比如CPI可能与我们货币政策利率政策有关,导致股民持有或者抛掉自己资产的时候产生一定影响。
就像业内人士所说的这样,根据CPI这个晴雨表,不少朋友也想出了很多应对的政策,“发明”了很多省钱的招数,并催生了团购族、网购族、囤囤族、特搜族、替换族等,这些都可以有效的节省我们的钞票。物价再高,菜不能不吃,省钱买到好菜,成了很多主妇们的愿望。很多人从“批发市场买菜便宜”中找到了省钱的妙招。目前,在一些蔬菜批发市场,几人合伙采购的情况越来越多,大家抱团砍价,由于购买的数量多,经营业户也愿意以低价卖给他们。如果您觉得去批发市场不方便,在普通菜市场也能买到低价好菜。
此外,涨价还逼出了一批囤囤族。一些市民只要听说啥东西要涨价了,就要跑到超市抢购一批。或是某种日用品促销,也会大量采购。
在此基础上还催生了特搜族,这批与物价上涨斗争的人在网上建立了一个群,大家逛街时,发现了价钱便宜的化妆品、衣服,就相互沟通,然后组织一起去扫货。
CPI与股票价格是两个不同的价格体系。它们之间又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相互影响,CPI的持续上涨无疑会对股票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下,银行存贷利率都较低,那么银行对社会流动性资金吸引力就会降低,银行储蓄存款总额甚至会出现负增长。而股市和房地产等投资市场领域就会吸引流动性资金进入,继而拉高房价和股指。但股指不可能保持持续的上涨,市场流动资金过多后,CPI也会持续上涨,国家必将加大货币、财政政策调整的力度,出台紧缩性宏观调控政策。如连续上调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流动资金紧缺势必传导至股市,资金就会从房市和股市中流出,导致股指和房价的变化。
CPI的持续上涨将引发股市结构性调整。我国以往的通货膨胀大多主要由于货币过多引起的,但过多的货币并非平均或同时流向各个行业,而是先流入强势部门或强势行业。因此,一个时期内一些比较活跃的板块将可能保持稳定或向上的强势;国家政策鼓励或者保护的行业板块将有可能进入新的增长周期;而对于国家限制的传统产业,及将受到CPI的持续上涨和调控政策影响可能出现利润下降的行业板块股票价格将下跌。
CPI的持续上涨也提示股市投资者警惕资产价格风险。一般而言,当CPI持续上升时,投资方向会转向股市这样高回报的投资市场。CPI的持续上涨还会导致上市公司的资金成本增加(企业贷款的成本增加),使得企业的盈利减少,使股票的市盈率升高。同时CPI的持续上涨,股票价格下降对资金的吸引力会逐渐下降,股民对股票投资欲望逐步减小,退出股市中流通的资金。由此,难以保持股价在高位稳定,导致股指下跌。
首先,中国的CPI和美国的CPI不一样.
中国的CPI的内容(还没有官方的):中国CPI包括食品、烟酒、衣着、家庭设备、医疗卫生保健、文化教育娱乐、交通通讯、居住等八大类。
第一类是食品,食品当中又包括粮食、淀粉、干豆类和豆制品、油脂、肉禽及其制品,蛋、水产品,菜、调味品、糖、茶和饮料等,非常多,我们也计划适当的时候把这个公布出来。
第二大类是烟酒及其用品;
第三大类是衣着;
第四大类是家庭设备用品和维修服务;
第五大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第六大类是交通和通讯;
第七大类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和服务;
第八大类是居住。
美国的CPI内容:食品酒和饮品;住宅;衣着;教育和通讯;交通;医药健康;娱乐;其他商品及服务。在美国,居民消费指数由劳工每月公布,有两种不同的消费物价指数。一是工人和职员的消费物价指数,简称CPI-W。二是城市消费者的消费物价指数,简称CPI-U。
CPI又称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又称居民消费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Inflation,就是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我们把它称为Serious Inflation,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CPI是一个滞后性的数据,但它往往是市场经济活动与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CPI稳定、就业充分及GDP增长往往是最重要的社会经济目标。不过,从中国的现实情况来看,CPI的稳定及其重要性并不像发达国家所认为的那样“有一定的权威性,市场的经济活动会根据CPI的变化来调整”。
不过,任何数据要真正的读懂它,是不能不分时间和经济环境一概下结论.有普通规律可循,但每一次都有自己明显的特殊性.
一般来说,物价上涨有利于投资.但和汇率、利率、国家政策和国际贸易综合起来看,是不是这样回事就不得而知。好的通胀(物价上涨)有利于投资,但投资企业和投资房地产又是二码事。投资房地产过热后,会有诸多不良反应。特别是在房地产链条上打造闭环,会带来更多的问题,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就是由“两房贷”巨头引起的,中国的结构改革也是产业与投资的结构改革,投资改革首要是去房地产过热和金融科学管理、制度建设与开放。近年来,金融创新成了拉动金融改革的一匹黑马,趋势是好的,但是有些太粗放了。
所以,真正理解CPI的含义很重要。
解:
CPI是衡量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指标
CPI过度上升表现为消费品物价过度上涨,通货膨胀,货币贬值,从而使民众的收入缩水,购买力下降,福利水平也会下降。但如果仅仅是CPI上升,而PPI(工业品物价指数)下降,不变或略微上升,则会导致生产者利润上升,从而促使他们扩大生产,使得供给增加,在市场的调节下,物价会下跌,CPI会自动回落。
CPI的下降表现为消费品物价下跌,人们的购买力上升,福利水平也会提高,但和其过度上升是相反,对生产者会产生不利影响,使其利润下跌,生产积极性受挫,会减少供给,从而会减少工人雇用量,失业率上升。
我来帮TA回答